×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标签: 暂无标签
文/张伟俊

    几年前,一位身价百亿的民企老总让我帮助其确立[  /LT/%C6%F3%D2%B5.HTM]企业[/url]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标准,即建立所谓的“胜任力模型”。这是我当管理咨询顾问时的“拿手好戏”,早已洗手不干了,可人情难却,不得已,客串了一回。名义上由我领衔的咨询团队与客户配合良好,整个建模过程一帆风顺,不出三个月,大功告成。可没料到,在“汇报演出”时,[  /LT/%C0%CF%B0%E5.HTM]老板[/url]突然提出,要把“[  /LT/%D6%D2%B3%CF.HTM]忠诚[/url]”作为一项头等重要的标准,加入到这个管理[  /LT/%C8%CB%B2%C5.HTM]人才[/url]的标准体系中去。

    “现在的人太不讲忠诚了,动不动就跳槽,忘恩负义……”从企业老板的角度出发,我当然理解这位老总为什么会对跳槽如此不感冒,为什么对下属的忠诚如此向往。但是,对于选人、用人和育人的标准而言,如今世上有没有他所说的“忠诚”这一单纯的品质?这似乎要打一个大问号。

    “老板,这个问题很有学术探讨价值。您看,当年国民党的大批逃兵对‘党国不忠’,但加入了共产党的军队后却十分忠诚,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学生去欧美念书后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当时大家都怪他们对国家不忠;然而本世纪初,这些人又不请自来,大批大批地回归了,您知道,现在很多‘海龟’都成‘海带’了。您是否认为这些人现在都‘改邪归正’、精忠报国了呢?”看到老板脸上出现了困惑的神情,而与会高管们又露出了难以察觉的、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越发起劲了: “也许,那种纯粹的、不受天时地利条件影响的‘忠诚’是不存在的。古人就有‘南橘北枳’一说,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会跟着变……”

    就这样,,当着十多位高管的面,我向老板“叫板”了半小时。终于,老板“龙颜”挂不住了,他一拍桌子,宣布了“学术探讨”的终结:“反正,我就是喜欢忠诚的人,你们就按照这个精神去操作吧!”

    在职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知道,作为咨询顾问,此刻除了表现“忠诚”,我已经不可能再有其他作为了:“好吧,我们尽力而为。”

    两星期后,最终的咨询成果中多出了一个“忠诚标准”:管理人员需要“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在具体要求中,我们罗列了“遵守纪律,服从上级”;“抵制猎头诱惑,不为其他[  /LT/%B9%AB%CB%BE.HTM]公司[/url]优厚待遇所动”;“即使企业对自己不公,也能够坦然接受并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尽心尽力”等细则。老板满意了,公司付款了,但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两个月前,我的一位教练对象又与我谈起“忠诚”这一课题。他说,他要在公司中建立一种忠诚文化,希望我助他一臂之力。这下,我几年的“郁闷”有了释放的机会,顿时“斗志昂扬”起来:“老板,什么叫‘忠诚’?先请下个定义。”

    老板一下傻了眼。

    “让我们把‘忠诚’这两个字分拆了,你就会觉得容易些。先说‘诚’吧,它是什么意思?”

    “不说谎,讲真话,说到做到。”

    “好极了。那不就是‘诚信’的意思?我们干吗不用这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呢?再说‘忠’吧,什么意思?”

    老板开始吱吱唔唔,老半天说不到点子上来。

    “我来代你说吧,不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我说咋办就咋办’吗?”

    老板想了想:“好像是,但这好像又有些问题。”

    感受到老板的悟性,我决定刺激他一下:“是啊。你前两次决策失误、盲目扩张时,要是你的下属们不那么‘忠’,敢于与你唱唱反调的话,你那两局可能就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老板若有所思:“那些能让我看得上眼的人,往往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但倔头倔脑的,不好用;而那些听话的,往往又不那么中用。”

    “是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到老板顺着我竖的杆子往上爬,我便开始“说教”了:“‘忠’,也有不同类型,您需要选择。第一种‘忠’是绝对的忠,只要是你老板说的,一律正确,一概执行;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第二种‘忠’具有相对性,这种‘忠臣’会思考,有主见。他服从真理,不盲从老板。他会站在公司即老板利益的立场上,对老板质疑,向老板挑战。当然,要是你做得太不像话,他也会用脚投票。仔细想想,你要哪一种‘忠’?”

    一小时的交流之后,老板明确表示,要开始在公司里宣传、发扬“第二种忠诚”。

    对于忠诚的误读,主要在“忠”字上。在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化精粹的《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即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而“忠”字在构造上也有“存心居中,正直不偏”的含义,所以忠又为正直之德。可见,对“忠”最早的判断参照物,是普遍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伦理概念。

    在此之前,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之后的历朝历代又逐渐把“忠”由原来儒家的伦理范畴演变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并将其含义主要指向君主。这样“忠”便有了主要的体现对象,形成了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两千年以降,愚忠不但没有被淡化,反而得到了表现形式上的强化,以至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本人是跳过忠字舞,唱过忠字歌的。当时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片疯狂的“忠”气氛之中,我们这些小孩子跟着成人献忠心、表忠言,还觉得挺有意思。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今天中国的企业老板多少有些帝王情结,就不难理解了。

    孙中山先生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同理,在企业之内,照道理上说,也还是要尽忠。但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忠于事业,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面对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老板或许只有回归“忠”的本义、塑造倡导正直之德的“忠”的文化,才有可能吸引大量一流人才为其企业尽力。

    或许,正是由于人们对“忠”的本义的曲解,如今但凡有点个性的年轻人,对“忠诚”这个字眼都颇为反感。老板你越强调忠诚,你的优秀人才离你的心理距离就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忠诚”两字说得越多,实际的效果反而越差。

    不久前,我在中部地区访谈了一位年轻的总经理。两年来,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投资者和员工的一片喝彩声。坐在他的车里,发现车座旁有根棒球棒,我感到奇怪:“你打棒球?”“不,防身用的。”“为什么?”被逼无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地方邪恶势力、贪污盗窃分子做斗争的经历,跌宕起伏,凶猛险恶。我问:“老板离你1,500公里,又难得才来一趟,干吗对他如此忠诚?”答曰:“他从来没有要求过忠诚。只是他对我如此信任,我觉得应该对他给我的这个岗位负责。”




上一篇:你的公司是否正在把你变成僵尸?[ZT FROM Ceconlinebbs]
下一篇:任正非寄语2010:开放、妥协与灰度
alex

写了 259 篇文章,拥有财富 5415,被 23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daisy8 发表于 2011-2-23 14:09:35
文/张伟俊

    几年前,一位身价百亿的民企老总让我帮助其确立[  /LT/%C6%F3%D2%B5.HTM][color=#000066]企业[/color][/url]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标准,即建立所谓的“胜任力模型”。这是我当管理咨询顾问时的“拿手好戏”,早已洗手不干了,可人情难却,不得已,客串了一回。名义上由我领衔的咨询团队与客户配合良好,整个建模过程一帆风顺,不出三个月,大功告成。可没料到,在“汇报演出”时,[  /LT/%C0%CF%B0%E5.HTM][color=#000066]老板[/color][/url]突然提出,要把“[  /LT/%D6%D2%B3%CF.HTM][color=#000066]忠诚[/color][/url]”作为一项头等重要的标准,加入到这个管理[  /LT/%C8%CB%B2%C5.HTM][color=#000066]人才[/color][/url]的标准体系中去。

    “现在的人太不讲忠诚了,动不动就跳槽,忘恩负义……”从企业老板的角度出发,我当然理解这位老总为什么会对跳槽如此不感冒,为什么对下属的忠诚如此向往。但是,对于选人、用人和育人的标准而言,如今世上有没有他所说的“忠诚”这一单纯的品质?这似乎要打一个大问号。

    “老板,这个问题很有学术探讨价值。您看,当年国民党的大批逃兵对‘党国不忠’,但加入了共产党的军队后却十分忠诚,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学生去欧美念书后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当时大家都怪他们对国家不忠;然而本世纪初,这些人又不请自来,大批大批地回归了,您知道,现在很多‘海龟’都成‘海带’了。您是否认为这些人现在都‘改邪归正’、精忠报国了呢?”看到老板脸上出现了困惑的神情,而与会高管们又露出了难以察觉的、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越发起劲了: “也许,那种纯粹的、不受天时地利条件影响的‘忠诚’是不存在的。古人就有‘南橘北枳’一说,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会跟着变……”

    就这样,,当着十多位高管的面,我向老板“叫板”了半小时。终于,老板“龙颜”挂不住了,他一拍桌子,宣布了“学术探讨”的终结:“反正,我就是喜欢忠诚的人,你们就按照这个精神去操作吧!”

    在职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知道,作为咨询顾问,此刻除了表现“忠诚”,我已经不可能再有其他作为了:“好吧,我们尽力而为。”

    两星期后,最终的咨询成果中多出了一个“忠诚标准”:管理人员需要“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在具体要求中,我们罗列了“遵守纪律,服从上级”;“抵制猎头诱惑,不为其他[  /LT/%B9%AB%CB%BE.HTM][color=#000066]公司[/color][/url]优厚待遇所动”;“即使企业对自己不公,也能够坦然接受并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尽心尽力”等细则。老板满意了,公司付款了,但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两个月前,我的一位教练对象又与我谈起“忠诚”这一课题。他说,他要在公司中建立一种忠诚文化,希望我助他一臂之力。这下,我几年的“郁闷”有了释放的机会,顿时“斗志昂扬”起来:“老板,什么叫‘忠诚’?先请下个定义。”

    老板一下傻了眼。

    “让我们把‘忠诚’这两个字分拆了,你就会觉得容易些。先说‘诚’吧,它是什么意思?”

    “不说谎,讲真话,说到做到。”

    “好极了。那不就是‘诚信’的意思?我们干吗不用这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呢?再说‘忠’吧,什么意思?”

    老板开始吱吱唔唔,老半天说不到点子上来。

    “我来代你说吧,不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我说咋办就咋办’吗?”

    老板想了想:“好像是,但这好像又有些问题。”

    感受到老板的悟性,我决定刺激他一下:“是啊。你前两次决策失误、盲目扩张时,要是你的下属们不那么‘忠’,敢于与你唱唱反调的话,你那两局可能就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老板若有所思:“那些能让我看得上眼的人,往往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但倔头倔脑的,不好用;而那些听话的,往往又不那么中用。”

    “是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到老板顺着我竖的杆子往上爬,我便开始“说教”了:“‘忠’,也有不同类型,您需要选择。第一种‘忠’是绝对的忠,只要是你老板说的,一律正确,一概执行;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第二种‘忠’具有相对性,这种‘忠臣’会思考,有主见。他服从真理,不盲从老板。他会站在公司即老板利益的立场上,对老板质疑,向老板挑战。当然,要是你做得太不像话,他也会用脚投票。仔细想想,你要哪一种‘忠’?”

    一小时的交流之后,老板明确表示,要开始在公司里宣传、发扬“第二种忠诚”。

    对于忠诚的误读,主要在“忠”字上。在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化精粹的《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即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而“忠”字在构造上也有“存心居中,正直不偏”的含义,所以忠又为正直之德。可见,对“忠”最早的判断参照物,是普遍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伦理概念。

    在此之前,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之后的历朝历代又逐渐把“忠”由原来儒家的伦理范畴演变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并将其含义主要指向君主。这样“忠”便有了主要的体现对象,形成了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两千年以降,愚忠不但没有被淡化,反而得到了表现形式上的强化,以至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本人是跳过忠字舞,唱过忠字歌的。当时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片疯狂的“忠”气氛之中,我们这些小孩子跟着成人献忠心、表忠言,还觉得挺有意思。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今天中国的企业老板多少有些帝王情结,就不难理解了。

    孙中山先生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同理,在企业之内,照道理上说,也还是要尽忠。但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忠于事业,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面对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老板或许只有回归“忠”的本义、塑造倡导正直之德的“忠”的文化,才有可能吸引大量一流人才为其企业尽力。

    或许,正是由于人们对“忠”的本义的曲解,如今但凡有点个性的年轻人,对“忠诚”这个字眼都颇为反感。老板你越强调忠诚,你的优秀人才离你的心理距离就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忠诚”两字说得越多,实际的效果反而越差。

    不久前,我在中部地区访谈了一位年轻的总经理。两年来,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投资者和员工的一片喝彩声。坐在他的车里,发现车座旁有根棒球棒,我感到奇怪:“你打棒球?”“不,防身用的。”“为什么?”被逼无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地方邪恶势力、贪污盗窃分子做斗争的经历,跌宕起伏,凶猛险恶。我问:“老板离你1,500公里,又难得才来一趟,干吗对他如此忠诚?”答曰:“他从来没有要求过忠诚。只是他对我如此信任,我觉得应该对他给我的这个岗位负责。”
alex 发表于 2011-2-23 14:16:32
文/张伟俊

    几年前,一位身价百亿的民企老总让我帮助其确立[  /LT/%C6%F3%D2%B5.HTM][color=#000066]企业[/color][/url]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标准,即建立所谓的“胜任力模型”。这是我当管理咨询顾问时的“拿手好戏”,早已洗手不干了,可人情难却,不得已,客串了一回。名义上由我领衔的咨询团队与客户配合良好,整个建模过程一帆风顺,不出三个月,大功告成。可没料到,在“汇报演出”时,[  /LT/%C0%CF%B0%E5.HTM][color=#000066]老板[/color][/url]突然提出,要把“[  /LT/%D6%D2%B3%CF.HTM][color=#000066]忠诚[/color][/url]”作为一项头等重要的标准,加入到这个管理[  /LT/%C8%CB%B2%C5.HTM][color=#000066]人才[/color][/url]的标准体系中去。

    “现在的人太不讲忠诚了,动不动就跳槽,忘恩负义……”从企业老板的角度出发,我当然理解这位老总为什么会对跳槽如此不感冒,为什么对下属的忠诚如此向往。但是,对于选人、用人和育人的标准而言,如今世上有没有他所说的“忠诚”这一单纯的品质?这似乎要打一个大问号。

    “老板,这个问题很有学术探讨价值。您看,当年国民党的大批逃兵对‘党国不忠’,但加入了共产党的军队后却十分忠诚,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学生去欧美念书后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当时大家都怪他们对国家不忠;然而本世纪初,这些人又不请自来,大批大批地回归了,您知道,现在很多‘海龟’都成‘海带’了。您是否认为这些人现在都‘改邪归正’、精忠报国了呢?”看到老板脸上出现了困惑的神情,而与会高管们又露出了难以察觉的、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越发起劲了: “也许,那种纯粹的、不受天时地利条件影响的‘忠诚’是不存在的。古人就有‘南橘北枳’一说,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会跟着变……”

    就这样,,当着十多位高管的面,我向老板“叫板”了半小时。终于,老板“龙颜”挂不住了,他一拍桌子,宣布了“学术探讨”的终结:“反正,我就是喜欢忠诚的人,你们就按照这个精神去操作吧!”

    在职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知道,作为咨询顾问,此刻除了表现“忠诚”,我已经不可能再有其他作为了:“好吧,我们尽力而为。”

    两星期后,最终的咨询成果中多出了一个“忠诚标准”:管理人员需要“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在具体要求中,我们罗列了“遵守纪律,服从上级”;“抵制猎头诱惑,不为其他[  /LT/%B9%AB%CB%BE.HTM][color=#000066]公司[/color][/url]优厚待遇所动”;“即使企业对自己不公,也能够坦然接受并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尽心尽力”等细则。老板满意了,公司付款了,但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两个月前,我的一位教练对象又与我谈起“忠诚”这一课题。他说,他要在公司中建立一种忠诚文化,希望我助他一臂之力。这下,我几年的“郁闷”有了释放的机会,顿时“斗志昂扬”起来:“老板,什么叫‘忠诚’?先请下个定义。”

    老板一下傻了眼。

    “让我们把‘忠诚’这两个字分拆了,你就会觉得容易些。先说‘诚’吧,它是什么意思?”

    “不说谎,讲真话,说到做到。”

    “好极了。那不就是‘诚信’的意思?我们干吗不用这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呢?再说‘忠’吧,什么意思?”

    老板开始吱吱唔唔,老半天说不到点子上来。

    “我来代你说吧,不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我说咋办就咋办’吗?”

    老板想了想:“好像是,但这好像又有些问题。”

    感受到老板的悟性,我决定刺激他一下:“是啊。你前两次决策失误、盲目扩张时,要是你的下属们不那么‘忠’,敢于与你唱唱反调的话,你那两局可能就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老板若有所思:“那些能让我看得上眼的人,往往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但倔头倔脑的,不好用;而那些听话的,往往又不那么中用。”

    “是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到老板顺着我竖的杆子往上爬,我便开始“说教”了:“‘忠’,也有不同类型,您需要选择。第一种‘忠’是绝对的忠,只要是你老板说的,一律正确,一概执行;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第二种‘忠’具有相对性,这种‘忠臣’会思考,有主见。他服从真理,不盲从老板。他会站在公司即老板利益的立场上,对老板质疑,向老板挑战。当然,要是你做得太不像话,他也会用脚投票。仔细想想,你要哪一种‘忠’?”

    一小时的交流之后,老板明确表示,要开始在公司里宣传、发扬“第二种忠诚”。

    对于忠诚的误读,主要在“忠”字上。在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化精粹的《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即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而“忠”字在构造上也有“存心居中,正直不偏”的含义,所以忠又为正直之德。可见,对“忠”最早的判断参照物,是普遍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伦理概念。

    在此之前,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之后的历朝历代又逐渐把“忠”由原来儒家的伦理范畴演变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并将其含义主要指向君主。这样“忠”便有了主要的体现对象,形成了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两千年以降,愚忠不但没有被淡化,反而得到了表现形式上的强化,以至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本人是跳过忠字舞,唱过忠字歌的。当时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片疯狂的“忠”气氛之中,我们这些小孩子跟着成人献忠心、表忠言,还觉得挺有意思。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今天中国的企业老板多少有些帝王情结,就不难理解了。

    孙中山先生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同理,在企业之内,照道理上说,也还是要尽忠。但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忠于事业,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面对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老板或许只有回归“忠”的本义、塑造倡导正直之德的“忠”的文化,才有可能吸引大量一流人才为其企业尽力。

    或许,正是由于人们对“忠”的本义的曲解,如今但凡有点个性的年轻人,对“忠诚”这个字眼都颇为反感。老板你越强调忠诚,你的优秀人才离你的心理距离就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忠诚”两字说得越多,实际的效果反而越差。

    不久前,我在中部地区访谈了一位年轻的总经理。两年来,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投资者和员工的一片喝彩声。坐在他的车里,发现车座旁有根棒球棒,我感到奇怪:“你打棒球?”“不,防身用的。”“为什么?”被逼无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地方邪恶势力、贪污盗窃分子做斗争的经历,跌宕起伏,凶猛险恶。我问:“老板离你1,500公里,又难得才来一趟,干吗对他如此忠诚?”答曰:“他从来没有要求过忠诚。只是他对我如此信任,我觉得应该对他给我的这个岗位负责。”
xiangyuan103 发表于 2011-2-23 15:15:44
文/张伟俊

    几年前,一位身价百亿的民企老总让我帮助其确立[  /LT/%C6%F3%D2%B5.HTM][color=#000066]企业[/color][/url]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标准,即建立所谓的“胜任力模型”。这是我当管理咨询顾问时的“拿手好戏”,早已洗手不干了,可人情难却,不得已,客串了一回。名义上由我领衔的咨询团队与客户配合良好,整个建模过程一帆风顺,不出三个月,大功告成。可没料到,在“汇报演出”时,[  /LT/%C0%CF%B0%E5.HTM][color=#000066]老板[/color][/url]突然提出,要把“[  /LT/%D6%D2%B3%CF.HTM][color=#000066]忠诚[/color][/url]”作为一项头等重要的标准,加入到这个管理[  /LT/%C8%CB%B2%C5.HTM][color=#000066]人才[/color][/url]的标准体系中去。

    “现在的人太不讲忠诚了,动不动就跳槽,忘恩负义……”从企业老板的角度出发,我当然理解这位老总为什么会对跳槽如此不感冒,为什么对下属的忠诚如此向往。但是,对于选人、用人和育人的标准而言,如今世上有没有他所说的“忠诚”这一单纯的品质?这似乎要打一个大问号。

    “老板,这个问题很有学术探讨价值。您看,当年国民党的大批逃兵对‘党国不忠’,但加入了共产党的军队后却十分忠诚,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学生去欧美念书后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当时大家都怪他们对国家不忠;然而本世纪初,这些人又不请自来,大批大批地回归了,您知道,现在很多‘海龟’都成‘海带’了。您是否认为这些人现在都‘改邪归正’、精忠报国了呢?”看到老板脸上出现了困惑的神情,而与会高管们又露出了难以察觉的、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越发起劲了: “也许,那种纯粹的、不受天时地利条件影响的‘忠诚’是不存在的。古人就有‘南橘北枳’一说,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会跟着变……”

    就这样,,当着十多位高管的面,我向老板“叫板”了半小时。终于,老板“龙颜”挂不住了,他一拍桌子,宣布了“学术探讨”的终结:“反正,我就是喜欢忠诚的人,你们就按照这个精神去操作吧!”

    在职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知道,作为咨询顾问,此刻除了表现“忠诚”,我已经不可能再有其他作为了:“好吧,我们尽力而为。”

    两星期后,最终的咨询成果中多出了一个“忠诚标准”:管理人员需要“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在具体要求中,我们罗列了“遵守纪律,服从上级”;“抵制猎头诱惑,不为其他[  /LT/%B9%AB%CB%BE.HTM][color=#000066]公司[/color][/url]优厚待遇所动”;“即使企业对自己不公,也能够坦然接受并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尽心尽力”等细则。老板满意了,公司付款了,但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两个月前,我的一位教练对象又与我谈起“忠诚”这一课题。他说,他要在公司中建立一种忠诚文化,希望我助他一臂之力。这下,我几年的“郁闷”有了释放的机会,顿时“斗志昂扬”起来:“老板,什么叫‘忠诚’?先请下个定义。”

    老板一下傻了眼。

    “让我们把‘忠诚’这两个字分拆了,你就会觉得容易些。先说‘诚’吧,它是什么意思?”

    “不说谎,讲真话,说到做到。”

    “好极了。那不就是‘诚信’的意思?我们干吗不用这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呢?再说‘忠’吧,什么意思?”

    老板开始吱吱唔唔,老半天说不到点子上来。

    “我来代你说吧,不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我说咋办就咋办’吗?”

    老板想了想:“好像是,但这好像又有些问题。”

    感受到老板的悟性,我决定刺激他一下:“是啊。你前两次决策失误、盲目扩张时,要是你的下属们不那么‘忠’,敢于与你唱唱反调的话,你那两局可能就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老板若有所思:“那些能让我看得上眼的人,往往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但倔头倔脑的,不好用;而那些听话的,往往又不那么中用。”

    “是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到老板顺着我竖的杆子往上爬,我便开始“说教”了:“‘忠’,也有不同类型,您需要选择。第一种‘忠’是绝对的忠,只要是你老板说的,一律正确,一概执行;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第二种‘忠’具有相对性,这种‘忠臣’会思考,有主见。他服从真理,不盲从老板。他会站在公司即老板利益的立场上,对老板质疑,向老板挑战。当然,要是你做得太不像话,他也会用脚投票。仔细想想,你要哪一种‘忠’?”

    一小时的交流之后,老板明确表示,要开始在公司里宣传、发扬“第二种忠诚”。

    对于忠诚的误读,主要在“忠”字上。在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化精粹的《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即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而“忠”字在构造上也有“存心居中,正直不偏”的含义,所以忠又为正直之德。可见,对“忠”最早的判断参照物,是普遍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伦理概念。

    在此之前,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之后的历朝历代又逐渐把“忠”由原来儒家的伦理范畴演变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并将其含义主要指向君主。这样“忠”便有了主要的体现对象,形成了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两千年以降,愚忠不但没有被淡化,反而得到了表现形式上的强化,以至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本人是跳过忠字舞,唱过忠字歌的。当时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片疯狂的“忠”气氛之中,我们这些小孩子跟着成人献忠心、表忠言,还觉得挺有意思。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今天中国的企业老板多少有些帝王情结,就不难理解了。

    孙中山先生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同理,在企业之内,照道理上说,也还是要尽忠。但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忠于事业,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面对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老板或许只有回归“忠”的本义、塑造倡导正直之德的“忠”的文化,才有可能吸引大量一流人才为其企业尽力。

    或许,正是由于人们对“忠”的本义的曲解,如今但凡有点个性的年轻人,对“忠诚”这个字眼都颇为反感。老板你越强调忠诚,你的优秀人才离你的心理距离就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忠诚”两字说得越多,实际的效果反而越差。

    不久前,我在中部地区访谈了一位年轻的总经理。两年来,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投资者和员工的一片喝彩声。坐在他的车里,发现车座旁有根棒球棒,我感到奇怪:“你打棒球?”“不,防身用的。”“为什么?”被逼无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地方邪恶势力、贪污盗窃分子做斗争的经历,跌宕起伏,凶猛险恶。我问:“老板离你1,500公里,又难得才来一趟,干吗对他如此忠诚?”答曰:“他从来没有要求过忠诚。只是他对我如此信任,我觉得应该对他给我的这个岗位负责。”
alex 发表于 2011-2-23 16:35:16
文/张伟俊

    几年前,一位身价百亿的民企老总让我帮助其确立[  /LT/%C6%F3%D2%B5.HTM][color=#000066]企业[/color][/url]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标准,即建立所谓的“胜任力模型”。这是我当管理咨询顾问时的“拿手好戏”,早已洗手不干了,可人情难却,不得已,客串了一回。名义上由我领衔的咨询团队与客户配合良好,整个建模过程一帆风顺,不出三个月,大功告成。可没料到,在“汇报演出”时,[  /LT/%C0%CF%B0%E5.HTM][color=#000066]老板[/color][/url]突然提出,要把“[  /LT/%D6%D2%B3%CF.HTM][color=#000066]忠诚[/color][/url]”作为一项头等重要的标准,加入到这个管理[  /LT/%C8%CB%B2%C5.HTM][color=#000066]人才[/color][/url]的标准体系中去。

    “现在的人太不讲忠诚了,动不动就跳槽,忘恩负义……”从企业老板的角度出发,我当然理解这位老总为什么会对跳槽如此不感冒,为什么对下属的忠诚如此向往。但是,对于选人、用人和育人的标准而言,如今世上有没有他所说的“忠诚”这一单纯的品质?这似乎要打一个大问号。

    “老板,这个问题很有学术探讨价值。您看,当年国民党的大批逃兵对‘党国不忠’,但加入了共产党的军队后却十分忠诚,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学生去欧美念书后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当时大家都怪他们对国家不忠;然而本世纪初,这些人又不请自来,大批大批地回归了,您知道,现在很多‘海龟’都成‘海带’了。您是否认为这些人现在都‘改邪归正’、精忠报国了呢?”看到老板脸上出现了困惑的神情,而与会高管们又露出了难以察觉的、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越发起劲了: “也许,那种纯粹的、不受天时地利条件影响的‘忠诚’是不存在的。古人就有‘南橘北枳’一说,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会跟着变……”

    就这样,,当着十多位高管的面,我向老板“叫板”了半小时。终于,老板“龙颜”挂不住了,他一拍桌子,宣布了“学术探讨”的终结:“反正,我就是喜欢忠诚的人,你们就按照这个精神去操作吧!”

    在职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知道,作为咨询顾问,此刻除了表现“忠诚”,我已经不可能再有其他作为了:“好吧,我们尽力而为。”

    两星期后,最终的咨询成果中多出了一个“忠诚标准”:管理人员需要“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在具体要求中,我们罗列了“遵守纪律,服从上级”;“抵制猎头诱惑,不为其他[  /LT/%B9%AB%CB%BE.HTM][color=#000066]公司[/color][/url]优厚待遇所动”;“即使企业对自己不公,也能够坦然接受并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尽心尽力”等细则。老板满意了,公司付款了,但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两个月前,我的一位教练对象又与我谈起“忠诚”这一课题。他说,他要在公司中建立一种忠诚文化,希望我助他一臂之力。这下,我几年的“郁闷”有了释放的机会,顿时“斗志昂扬”起来:“老板,什么叫‘忠诚’?先请下个定义。”

    老板一下傻了眼。

    “让我们把‘忠诚’这两个字分拆了,你就会觉得容易些。先说‘诚’吧,它是什么意思?”

    “不说谎,讲真话,说到做到。”

    “好极了。那不就是‘诚信’的意思?我们干吗不用这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呢?再说‘忠’吧,什么意思?”

    老板开始吱吱唔唔,老半天说不到点子上来。

    “我来代你说吧,不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我说咋办就咋办’吗?”

    老板想了想:“好像是,但这好像又有些问题。”

    感受到老板的悟性,我决定刺激他一下:“是啊。你前两次决策失误、盲目扩张时,要是你的下属们不那么‘忠’,敢于与你唱唱反调的话,你那两局可能就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老板若有所思:“那些能让我看得上眼的人,往往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但倔头倔脑的,不好用;而那些听话的,往往又不那么中用。”

    “是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到老板顺着我竖的杆子往上爬,我便开始“说教”了:“‘忠’,也有不同类型,您需要选择。第一种‘忠’是绝对的忠,只要是你老板说的,一律正确,一概执行;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第二种‘忠’具有相对性,这种‘忠臣’会思考,有主见。他服从真理,不盲从老板。他会站在公司即老板利益的立场上,对老板质疑,向老板挑战。当然,要是你做得太不像话,他也会用脚投票。仔细想想,你要哪一种‘忠’?”

    一小时的交流之后,老板明确表示,要开始在公司里宣传、发扬“第二种忠诚”。

    对于忠诚的误读,主要在“忠”字上。在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化精粹的《说文解字》中,对忠的解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即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而“忠”字在构造上也有“存心居中,正直不偏”的含义,所以忠又为正直之德。可见,对“忠”最早的判断参照物,是普遍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伦理概念。

    在此之前,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之后的历朝历代又逐渐把“忠”由原来儒家的伦理范畴演变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并将其含义主要指向君主。这样“忠”便有了主要的体现对象,形成了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两千年以降,愚忠不但没有被淡化,反而得到了表现形式上的强化,以至于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本人是跳过忠字舞,唱过忠字歌的。当时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笼罩在一片疯狂的“忠”气氛之中,我们这些小孩子跟着成人献忠心、表忠言,还觉得挺有意思。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今天中国的企业老板多少有些帝王情结,就不难理解了。

    孙中山先生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同理,在企业之内,照道理上说,也还是要尽忠。但忠于岗位、忠于企业、忠于事业,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面对愈演愈烈的“人才战争”,老板或许只有回归“忠”的本义、塑造倡导正直之德的“忠”的文化,才有可能吸引大量一流人才为其企业尽力。

    或许,正是由于人们对“忠”的本义的曲解,如今但凡有点个性的年轻人,对“忠诚”这个字眼都颇为反感。老板你越强调忠诚,你的优秀人才离你的心理距离就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忠诚”两字说得越多,实际的效果反而越差。

    不久前,我在中部地区访谈了一位年轻的总经理。两年来,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投资者和员工的一片喝彩声。坐在他的车里,发现车座旁有根棒球棒,我感到奇怪:“你打棒球?”“不,防身用的。”“为什么?”被逼无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地方邪恶势力、贪污盗窃分子做斗争的经历,跌宕起伏,凶猛险恶。我问:“老板离你1,500公里,又难得才来一趟,干吗对他如此忠诚?”答曰:“他从来没有要求过忠诚。只是他对我如此信任,我觉得应该对他给我的这个岗位负责。”
12下一页
Powered by ITIL  © 2001-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