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城商行IT“大考”一  

标签: 暂无标签
作者:吴以四    来源:Donews  
一方面要应对银行业全面放开的竞争,而另一方面又要紧急强化自己赖以生存的IT系统,城商行将怎样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来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  
[  /Article/UploadFiles/201106/2011062111103191.jpg][/url]
  2007年1月1日,全国122家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交“考卷”的日子。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要求,这一天各城商行资本金充足率必须满足8%。如果在这一天达不到这个要求,城商行将会被限制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实在难以救助的高风险城商行要做好市场退出的准备。”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的警告更让很多苦苦支撑的城商行不寒而栗。2005年末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城商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仅为2.7%,离8%的监管要求相去甚远。  
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自12月11日以后,外资银行在华设立的子银行可经营人民币和外币业务,并且与中资银行完全一样,不再受地域和客户对象的限制。而外资银行的介入,毫无疑问会使银行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尽管早在两三年之前,一些先知先觉的城商行就已经开始了自救的行动:或是“傍大款”,找一个有钱的“靠山”;或是合众联横,组成一个城商行的联合体。这些做法对于解决城商行眼下的一些问题相当有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商行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彻底的“脱胎换骨”,具备自造血的能力。  
几乎所有的城商行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而几乎所有的城商行在思考解决方案时,第一时间也都想到了自己有苦难言的IT系统。  
事实上,今天的银行离开IT系统已经无法生存,并且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业务结合完美的典范。诸如招商银行、浦发行等股份制银行早在发展之初就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资本,所以才能在之后用几年的时间非常迅速的发展起来。但对绝大多数的城商行而言,在IT系统方面的投资却先天不足,并且在之后多年的时间里,也并没有什么起色,而一直是在“对付对付能用就行了”的状态下运转。  
但眼下的银行市场竞争已经到了一个让城商行没有退路的状态,“做大或做强”,只能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做大,譬如北京、南京等地的城商行已经开始在外地的城市建分行,走的是如招行或浦发行全国发展的道路;而做强的意思是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深耕,通过良好的服务和创新业务图谋发展。但走任何道路都不得不先解决IT系统的“短板问题”,但在这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城商行都不得不面对同样尴尬的事情:一方面业务上提不出创新的需求,导致IT系统不知用力何处;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城商行虽小,但IT系统方面与大银行相比,该有的系统也同样会有,但这样势必会导致“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IT资源的浪费,但究竟该取舍什么,谁也说不好。  
“城商行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是发展的关键期。”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副主任周民源说。一方面要应对银行业全面放开的竞争,而另一方面又要紧急强化自己赖以生存的IT系统,城商行将怎样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来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  

先天不足


1995年7月,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随后,大部分城市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城商行,我国银行业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由此产生。  
城商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市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不过尽管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但在之后11年的时间里,众多城商行并没有改变其经营上的困境,而且还面临纠缠不清的许多问题。  
在烂摊子上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有着太多的先天营养不足。“城商行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并且作为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区域性银行,很多时候要服从于当地政府的一些安排,这样中间有很多信息不会透明,甚至包括城商行的经营信息。”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说。  
不仅如此,在烂摊子的基础上重建的IT系统,在一开始就没有进行过详细的IT系统规划,甚至有相当部分的核心业务系统采用的版本都比较低,除了能保证正常的个人、对公业务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系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系统的功能都开始出现不能支撑业务发展的现象,但如果要进行升级换代,则需要把数据存储、应用系统等一并换掉,因为一些应用软件系统已经和现在的硬件设备根本不能兼容。  
资料显示:中小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绝大多数都是未剥离出核心系统的第二代业务系统,少数还处于第一代电算化的业务系统,而升级到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者的占比仅为0.9%。城商行IT系统的这种基本现状与已经进入第四代IT系统的招行、浦发行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原因很简单,一是城商行刚开始的业务比较简单,就是存贷、转帐等基本功能,所以很多城商行在IT系统上就没有重点投入;另外在之后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城商行的经营基本上没多大起色,所以对IT投资也没什么兴趣。这样导致一些新业务根本无法展开。”西安市商业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徐东明说。  
城商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大部分是在1998、1999年前后建成,很多新兴业务因为IT系统不能提供有效支撑而无法开展,核心业务以及前置业务系统升级改造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是,资产相对不足,坏帐率高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城商行拿不出足够资金对IT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唐双宁列举了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七大内部问题——资本充足率不足,有效增资扩股困难;总体资产质量差;拨备严重不足,总体防范风险的能力仍然不足;发展极不平衡,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公司治理仍不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薄弱;创新和开发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足。  
而这些问题虽然表面上与IT系统无关,但本质上却有丝丝缕缕的联系,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业务发展问题,而谈到银行的业务必须要谈IT系统。金融IT平台与制造业IT最大的区别在于:金融产品除了现金和少量凭证式证券和票据,几乎全部是可数字化的;渠道也在向数字化过渡,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无线移动银行等。所以金融企业前台的市场营销、中台的产品交易流通和产品开发、后台的清算/结算和企业管理,几乎都可以一条龙地在线上进行。  
随着2007年1月1日的来临,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事关生死存亡的两场“大考”:第一场考试是WTO,2006年12月11日,我国取消对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客户范围、币种及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内外资银行将在相关的各个细分市场展开全面竞争。另一场考试是“银监会”,此前银监会要求2007年1月1日前,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标(8%),否则将限制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  
如果在这场大考中不能“及格”,等待它们的只有退市,而八年前海南发展银行的关张,多少会给今天的城商行血淋淋的警示。1998年6月21日,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宣布关闭,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  
时至今日,谁将成为新中国第二家乃至第三家被关闭的城商行已经不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问题是,困局当前,城商行如何“破局”?破局的第一步——创新业务究竟怎么走?其后的IT系统如何建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在中国哪些行业对IT服务管理专家有着强劲的需求
下一篇:为什么需要BS15000
周星驰

写了 341 篇文章,拥有财富 541,被 12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简单生活 发表于 2014-3-28 15:45:47
作者:吴以四    来源:Donews  
一方面要应对银行业全面放开的竞争,而另一方面又要紧急强化自己赖以生存的IT系统,城商行将怎样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来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  
[  /Article/UploadFiles/201106/2011062111103191.jpg][/url]
  2007年1月1日,全国122家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交“考卷”的日子。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要求,这一天各城商行资本金充足率必须满足8%。如果在这一天达不到这个要求,城商行将会被限制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实在难以救助的高风险城商行要做好市场退出的准备。”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的警告更让很多苦苦支撑的城商行不寒而栗。2005年末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城商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仅为2.7%,离8%的监管要求相去甚远。  
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自12月11日以后,外资银行在华设立的子银行可经营人民币和外币业务,并且与中资银行完全一样,不再受地域和客户对象的限制。而外资银行的介入,毫无疑问会使银行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尽管早在两三年之前,一些先知先觉的城商行就已经开始了自救的行动:或是“傍大款”,找一个有钱的“靠山”;或是合众联横,组成一个城商行的联合体。这些做法对于解决城商行眼下的一些问题相当有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商行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彻底的“脱胎换骨”,具备自造血的能力。  
几乎所有的城商行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而几乎所有的城商行在思考解决方案时,第一时间也都想到了自己有苦难言的IT系统。  
事实上,今天的银行离开IT系统已经无法生存,并且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业务结合完美的典范。诸如招商银行、浦发行等股份制银行早在发展之初就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资本,所以才能在之后用几年的时间非常迅速的发展起来。但对绝大多数的城商行而言,在IT系统方面的投资却先天不足,并且在之后多年的时间里,也并没有什么起色,而一直是在“对付对付能用就行了”的状态下运转。  
但眼下的银行市场竞争已经到了一个让城商行没有退路的状态,“做大或做强”,只能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做大,譬如北京、南京等地的城商行已经开始在外地的城市建分行,走的是如招行或浦发行全国发展的道路;而做强的意思是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深耕,通过良好的服务和创新业务图谋发展。但走任何道路都不得不先解决IT系统的“短板问题”,但在这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城商行都不得不面对同样尴尬的事情:一方面业务上提不出创新的需求,导致IT系统不知用力何处;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城商行虽小,但IT系统方面与大银行相比,该有的系统也同样会有,但这样势必会导致“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IT资源的浪费,但究竟该取舍什么,谁也说不好。  
“城商行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是发展的关键期。”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副主任周民源说。一方面要应对银行业全面放开的竞争,而另一方面又要紧急强化自己赖以生存的IT系统,城商行将怎样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来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  
[p=30, 2, left][b]先天不足[/b][/p]
1995年7月,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随后,大部分城市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城商行,我国银行业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由此产生。  
城商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市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不过尽管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但在之后11年的时间里,众多城商行并没有改变其经营上的困境,而且还面临纠缠不清的许多问题。  
在烂摊子上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有着太多的先天营养不足。“城商行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并且作为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区域性银行,很多时候要服从于当地政府的一些安排,这样中间有很多信息不会透明,甚至包括城商行的经营信息。”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说。  
不仅如此,在烂摊子的基础上重建的IT系统,在一开始就没有进行过详细的IT系统规划,甚至有相当部分的核心业务系统采用的版本都比较低,除了能保证正常的个人、对公业务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系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系统的功能都开始出现不能支撑业务发展的现象,但如果要进行升级换代,则需要把数据存储、应用系统等一并换掉,因为一些应用软件系统已经和现在的硬件设备根本不能兼容。  
资料显示:中小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绝大多数都是未剥离出核心系统的第二代业务系统,少数还处于第一代电算化的业务系统,而升级到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者的占比仅为0.9%。城商行IT系统的这种基本现状与已经进入第四代IT系统的招行、浦发行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原因很简单,一是城商行刚开始的业务比较简单,就是存贷、转帐等基本功能,所以很多城商行在IT系统上就没有重点投入;另外在之后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城商行的经营基本上没多大起色,所以对IT投资也没什么兴趣。这样导致一些新业务根本无法展开。”西安市商业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徐东明说。  
城商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大部分是在1998、1999年前后建成,很多新兴业务因为IT系统不能提供有效支撑而无法开展,核心业务以及前置业务系统升级改造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是,资产相对不足,坏帐率高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城商行拿不出足够资金对IT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唐双宁列举了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七大内部问题——资本充足率不足,有效增资扩股困难;总体资产质量差;拨备严重不足,总体防范风险的能力仍然不足;发展极不平衡,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公司治理仍不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薄弱;创新和开发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足。  
而这些问题虽然表面上与IT系统无关,但本质上却有丝丝缕缕的联系,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业务发展问题,而谈到银行的业务必须要谈IT系统。金融IT平台与制造业IT最大的区别在于:金融产品除了现金和少量凭证式证券和票据,几乎全部是可数字化的;渠道也在向数字化过渡,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无线移动银行等。所以金融企业前台的市场营销、中台的产品交易流通和产品开发、后台的清算/结算和企业管理,几乎都可以一条龙地在线上进行。  
随着2007年1月1日的来临,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事关生死存亡的两场“大考”:第一场考试是WTO,2006年12月11日,我国取消对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客户范围、币种及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内外资银行将在相关的各个细分市场展开全面竞争。另一场考试是“银监会”,此前银监会要求2007年1月1日前,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标(8%),否则将限制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  
如果在这场大考中不能“及格”,等待它们的只有退市,而八年前海南发展银行的关张,多少会给今天的城商行血淋淋的警示。1998年6月21日,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宣布关闭,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  
时至今日,谁将成为新中国第二家乃至第三家被关闭的城商行已经不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问题是,困局当前,城商行如何“破局”?破局的第一步——创新业务究竟怎么走?其后的IT系统如何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