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总会导致大量的移民潮,在世界移民历史过程中,东亚大陆可能先后出现过几次因战争大批移民到日本的潮流,根据可靠的史料,古代中国大规模移民日本并与原居民混血的高潮至少有三次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次大批东渡、移民日本的高潮是发生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以后。
大家都知道,被形势所逼无奈吃屎的越王勾践是一个报复心和嫉妒心都很强的人,当时连越国的大臣范蠡也因害怕而逃离吴越,“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邸夷子皮”,至于敌国吴国的贵族和士兵、民众,其中有许多人因战败恐惧而成为难民之后,为了逃避越王勾践的报复而不得不漂流海外。
吴人逃到哪里去才安全呢?
往南方是不行的,敌国越国正好在吴国的南方,而越军自南向北进攻,吴国军民自然是不敢南下的;看来只能北上了,但这样也很危险,因为北面齐国也是吴国在和中原争霸过程中结怨的大国,不可能整个集团都像范蠡一样隐姓埋名来隐藏,于是,亡命的吴国人不敢靠岸,只好在东海和黄海中漫游,最后漂流到朝鲜半岛或日本九州岛等地。
凭这些吴国的残部,以其余力制服朝鲜半岛或日本九州岛等地的原居民,建立起新的“国家”是不成问题的,日本列岛早期“弥生文化”就这样繁荣起来。
当然,吴国的战争难民从中国江浙地区到日本九州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先暂居半岛变“朝鲜人”,再迁移列岛成日本人。
关于大陆移民从朝鲜半岛南部和西南部“过渡”到日本经过,从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有关大和朝廷和半岛南部的联系,以及半岛南部居住着倭人的记载中可以得到印证。
吴人移民日本列岛的能力
也许人们会问,凭当时吴国的交通工具能去日本列岛吗?
大量的史料证明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可能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亚大陆沿海的齐国、吴国、越国都有很高的造船技术,而且船都很大很实用。
重视鱼盐之利的齐国历来重视造船业,早就是一个海上强国了,“齐景公(公元前547—前490年)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六个月的航程足以从渤海绕过山东半岛到黄海,巡视齐国当时的全部海疆,也足以从山东半岛延黄海经过辽东半岛到达朝鲜半岛西部海滨。
至于南国水乡的吴越,“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造船业显然更胜一筹,吴国敢于北上与齐国争霸,依仗的就是强大的水军。伍子胥为吴国训练的战船有“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许多种类,都是攻击型战舰,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大翼者当陵军之重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突冒者当陵军之冲车,楼船者当陵军之行楼车也,桥船者当陵军之轻足骠定骑也”。
同样越国能在争霸战争中大败吴国,依仗的就是“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肯定掌握了高超的造船技术和驯熟的驾驶技术。
再说越国大夫范蠡“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直达齐国,一个私人小船队都敢于冒险航海远行千里,何况那支尚未经历剧烈战争的吴国水军。
以上事实都足以证明当时中国的航海能力,无论吴国还是越国,当时的海军都比较强大,是具有一定的征服能力的。
来自日本文献的移民证据
我们还可以从日本找到大量证明这次移民的证据。因为自西汉到魏晋时代,不断有满口吴音的倭人来中国朝贡,并在中国人君王面前“自谓太伯之后”,显然当时的这些日本人都认定太伯为其始祖,认为日本民族与以太伯为开国君主的吴国是有血缘关系。
太伯(或称泰伯)又是谁?太伯是中国历史中的圣人,他和二弟仲雍、三弟季历同为周太王公刘的儿子,太伯是大哥,按理他应当继承父位,但周太王却偏爱老三季历,想立他为王,为了避免让父亲为难,太伯和二弟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之后“自号勾吴”,建立了吴国。孔子很推崇太伯,所以常常说“礼乐失而求诸野”,并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抱负。根据《史记·周本纪第四》“夏后氏政衰,不稷不务,不密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的记载可见,在中国远古时代,华夏人像不密那样逃到蛮夷不仅是常有的事,而且是时髦的事。
日本自称泰伯之后记载,在日本的史书中连连不断,南北朝时(1336—1396年),禅僧中岩修在《日本纪》中说:“国常立尊为吴太伯之后。”江户时代的大儒林罗山在他所著的《神武天皇论》一文中说:
太伯逃荆蛮,……其子孙来筑紫,……是天孙降日向高千穗之谓耶?……神武四十五岁东征,……呜呼!姬氏之子孙(吴太伯本姓姬)可本支百世,万世为君矣,不亦盛哉!彼强大之吴,虽灭于越,我邦之宝祚,于天地而无穷,于是愈信太伯之至德。
由此可见林罗山是很为此自豪的,可能认为自己就是太伯的子孙。和林罗山同时代的另一学者藤贞干在其《冲口发》一书中干脆主张吴太伯是神武天皇的父亲。
再如日本人松下见林等根据《新撰姓氏录》中日本人的姓氏“松野,吴王夫差之后也”的记载断定:“此吴人来于我之始也”。
来自中国文献的移民证据
根据《三国志》等史书的记载可知,古代日本和吴国的风俗非常相似,也有“文身”、“断发”的风俗;
另外,吴国人和越国人的祖先也被中原地区称为“倭人”。
对于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潮,中国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确凿的记载。
唐人编修的类书《翰苑》中引用有已经失传的《魏略》一书记载,日本 “其俗男子皆鲸面文身,闻其旧语,自谓太伯之后”。
《晋书·倭人传》中则有“男子无大小,悉鲸面文身,自谓太伯之后”的类似记载。
宋朝人金履祥在《通鉴前编·吴亡条》中说:“今,日本又云为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入海为倭。”
近代日本人对此问题的困惑
对于大陆移民的后代建立“大和”的传说。实际上,自江户时代以来,渐渐地有些日本人似乎开始意识到:承认自己就是太伯的子孙似乎不太光彩,也不必以此证明日本也是文明之国。开始有人否认日本是太伯之后,据说:
后醍醐之世,释圆月作《日本史》,以吴太伯为始祖,献其书于朝,诏焚弃之。见《蕉了子抄》。灵元主时,林恕撰《本朝通鉴》曰:“日本始祖,吴太伯之胤也。”源光国驳议曰:称曰尔吴之后,则神州大宝,不免为异域附庸,岂不悲哉。遂削之。
这里提到的那个源光国明显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否认,因为他是日本历史上具有最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一个人物。他主持编纂的《大日本史》一书中甚至否认有卑弥乎等人存在,反正是中国史书中有关记载他认为不利于日本的,他都否认。
这里我们虽然不能肯定说吴太伯就是天皇的祖先,但他的子孙确实是许多日本人的祖先。除了吴人,还有越人,可能也有不少因战争而流亡日本。
据说越国被楚国灭亡之后,不少人流亡日本,日本本州岛北部,即日本海沿岸的越前、越中、越后三国就是越人的后裔建立的,这一问题待收集史料之后再探讨。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松下见林虽然反对“皇祖太伯说”,但却认为“夫差之前,吴不通日本,谨按《国史》及我诸书,有异域人向风慕义,来为臣民者,其氏族号蕃别。蕃别种类甚多,其中有松野氏,《新撰姓氏录》曰:‘松野,吴王夫差之后也。’此吴人来于我之始也。”令人不解的是,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时,曾经叫嚣“我们从大陆上来,现在还向大陆上去”。他们也大概认定自己就是太伯的后代了,或者是徐福的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