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标签: 暂无标签
中国大连软件外包成新名片
是美国人把大连和班加罗尔首度联系到了一起。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纽约时报》的托马斯.弗里德曼向全球预言又一个“班加罗尔”正在大连形成。大连,1998年的软件业销售收入勉强凑够2亿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突破100亿元。短短的几年,此前毫无软件基础的大连凭什么受到全球关注?其“官助民办”的成功运作模式到底神奇在哪里?
  荣获《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的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详细地描绘了他眼中的大连软件外包业,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必须亲眼去看看大连,中国的班加罗尔。
大连不仅在中国很出色,摆在硅谷也会十分抢眼,有宽阔的林荫大道,美丽的绿色空间,林立的大学与技术学院,庞大的软件园区……”
弗里德曼所提及的“软件园区”,就是大连软件园,它正成为大连新的国际品牌形象。
在从北京市区通往首都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旁,“大连,中国IT外包中心”这块巨大的 牌,张扬地向路人展示着大连的新面孔。而北京主管科技的前副市长范伯元据说曾被这块 牌震动过。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增长最快的对日软件外包市场,大连拿走了将近一半。
“对大连而言,从没有一个产业像今天的软件产业这么争气!7年间增长50倍,销售总额突破百亿元……”被称为“软件市长”的大连市市长夏德仁一谈起软件就打开了话匣子,他激动地对《IT时代周刊》说:“软件外包为大连印了一张新名片。”此前,大连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足球城”和“时装之都”。
大连,1998年的软件业销售收入勉强凑够2亿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突破100亿元。在中国,只有10个省市超过了这个数字。1998年,大连软件出口还没有开始统计,2005年,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3亿美元……
第一章 打破陈规 官民携手
历史在刚开始时总是和某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而欲谈大连软件,必定绕不过薄熙来。
10年前在大连履职的薄熙来不可能想到,10年后的大连竟然会向中国软件外包的王座冲锋。而现任中国商务部部长的他可能也无法解释,大连选择软件这条路是巧合还是必然。
薄熙来一锤定音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给重工业制造基地之一的大连带来大量下岗人员。薄熙来时任大连市市长,备受困扰的他为挣扎中的大连经济到处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希冀城市经济转型。
同年,在接见泰国正大集团的国际友人过程中,客人建议这位雄心勃勃的市长试试软件业。薄闻之心动,于是拨出10万元资金让市计划委员会先摸摸大连软件业“家底”。
“软件能不能做成一个产业,大家当时眼前一抹黑。”承接这项任务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党延忠回忆起当时的困难不胜唏嘘。
1997年,整个中国软件产业几无规模可言,更何况大连。虽然国家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信息化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需要”的口号,但在将电子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24个省市中,没有一家将软件列入重要产品。因而,对薄熙来和大连而言,发展软件产业在国内没有经验可鉴。
一番努力之后,党延忠和大连计委递上了大连市软件产业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连市几乎所有挂“计算机”称谓的企业都在倒腾PC,所有和计算机沾边的人员才1000多人,并且主要集中在高校。党延忠回忆,当时整个大连软件产业的产值还抵不上一家化工厂的收入。
没有人知道薄熙来面对这份报告时作何感想,但薄弱基础却引发了大连市官员对“做还是不做”,“能不能做成一个产业”等话题的很大争议。
正在此时,从新加坡访问回来的薄果断决策,提出了“建设大连软件园,发展信息产业”的构想,并很快落实到人。1998年1月,夏德仁从东北财经大学校长任上调往大连市主管科技的副市长,由他完全负责大连软件的振兴大计,他自此喜欢上了发展软件产业的梦想。
嘿嘿,顶一下我的老校长。。。。。




上一篇:标题: 软件外包企业成功的经验
下一篇:标题: [笔记] 哪位大哥有全套的企业IT管理制度借我参考一下
铜梁龙

写了 249 篇文章,拥有财富 1549,被 3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随想 发表于 2014-4-13 10:02:47
撸过
恋恋1983 发表于 2014-4-13 10:02:31
路过
Powered by ITIL  © 2001-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