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ITIL培训基地专家讲堂直播 300期视频回放
提高IT运维综合管理能力,实现业务服务管理 业界谈论了很久的BSM概念,却鲜有听到符合国内用户需求的实现BSM的有效方法论或者解决方案。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应该从基础谈起早期的IT管理尚未完成管理筑基,基础技术积累不过关上,有不少厂商在没有实现IT基础设施管理,在IT尚未管好就仓促想“融入”业务,因而造成管理的概念多于实质,口号多于实践。 如何开展业务服务管理,这要从IT综合管理能力谈起,从国内用户需求的角度谈起,了解用户现状实现中国式的BSM。观念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到的效果却不容易。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信息化系统,建成之后却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善。运用到BSM如何落地的实践上,企业同样需要在内部建立以业务为核心的运维管理思路。
只有对业务具有支撑的能力,才是真正评价IT系统效用和IT部门的工作业绩的首要指标,进而形成一种“技术服务于业务发展”的企业文化,不断促进IT与业务的融合,提升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在业务为核心的理念之下,我建议企业应从如下几步来实现业务服务管理,以为企业的业务运营提供有力的IT保障:
构建业务架构 明确业务系统是第一步
要管理好业务系统,IT部门首先必须懂得业务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从而明确业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对于业务架构的梳理,企业可以咨询专业的业务服务管理实施团队,也可借鉴行业内的成功经验,将自身的业务架构进行一一定位,进而针对不同的环节进行细致管理,方可确保完成业务服务管理的第一步工作。
业内大多数的业务系统都包含了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以及数据交换平台四大要素,因此IT部门就务必就一套完整的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分解,定位其各环节的IT资源,进而把IT资源按照业务的视角展现给管理员。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业务服务视图,通过独特的业务视图,可以清晰地描述业务与IT运维之间的关联关系和IT服务的关键目标,便于实施监控和管理。
业务管理 核心运维综合管控是第二步
在构建好业务架构并建立好业务视图后,管理员就已经明确了一套核心业务系统的运作机理,接下来将是整个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进行有效的业务管理。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业务运行管理,二是业务使用管理。顾名思义,运行管理就是管理员通过管理系统实时掌握业务的运行指标参数,这些参数包括用户分布数据、环境数据、各类业务数据、业务运行指标数据、SLA数据等,而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业务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运营状况和机理,跟踪业务系统变化,更好地推进了业务部门的运营工作。
而业务使用管理也就是业务的在线使用情况管控,直接关系到业务系统健康度、饱和度以及运行质量。具体来讲,通过管理软件从网络流量中剥离出某特定业务的实时业务流量,投射到网络拓扑结构中,让业务用户的分布,各网络节点对业务的流动的影响“一目了然”综合管控 ,并在故障情况下为快速恢复业务的正常运行建立了快速的分析机制。从而帮助管理员解决最核心的问题,通过物理流量的分析,确定核心业务系统是否运行正常,降低了业务系统宕机率,更好地促进业务的生产运营。
业务关联分析 落实服务管理第三步
对于业务系统来说,历史数据分析,趋势分析、和服务质量的改进等等,都需要通过报表的分析来取得决策依据。因此管理员通过管理软件得出的业务系统可用性、故障分析、趋势等报表,可以全面掌控业务的运行状况和将来的运行预测,这对于企业的投资规划以及业务发展方向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帮助企业去把握发展的契机和核心竞争力。
而通过对业务系统的综合管控,IT部门可以明确在响应IT事件时,对于企业核心的业务系统事件必须是最高优先级的。而业务部门也会要求业务系统得到全面支持,从而让IT部门去负责业务运行的负责支撑,二者通过SAL(服务级别协议)去找到一个平稳点。唯有落实SLA,才能提升业务的指标合理化、业务有效利用率、业务运行状态,以及改善业务容量、通道质量等业务指标参数。进而促进业务系统健康有序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价值回报。
如果企业的IT部门以业务为核心转变管理视角,促使企业IT运维管理遵循三步走的规律,关注业务运行情况,这将是是提升IT部门价值的核心工作。走有中国物色的业务服务管理之路,建设中国式的业务服务管理系统,这是我们国内软件人从事这个行业多年来一直的夙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