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标签: 暂无标签
本帖最后由 adminlily 于 2018-9-6 17:27 编辑

摘要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颠覆性趋势继续在应用经济下发挥作用的同时,DevOps也已经稳健地在业务思维方式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DevOps与传统如何融合落地,王津银带来了他的实践经验分享。


DevOps的全局理解


DevOps的整体框架首先是一连串工程实践的组合,其次它关注的是整个业务和生命周期的管理。另外它还是以经营思想作为基础,强调自动化拉动式的管理。

DevOps与ITIL的对比融合


ITIL面向整个管理过程,规范优先,效率偏低,成本偏高。DevOps则是面向IT运营过程,是一个执行能力的自动化。


ITIL是以离线任务的管理为主要特征,但DevOps今天已侵入到在线服务。


DevOps自动化与ITIL规范之间的融合

根据我们的实践,在传统行业交互过程中,我们的产品跟ITIL产品做对接时得出了三种模式。


  • 第一种模式是在线服务开通流程。


  • 第二种是重大变更流程。


  • 第三种是敏捷发布流程。


从软件研发模式看DevOps


第一种是瀑布流的模式。然后就是敏捷研发的模式。随着新的业务形态出现,就要强调端到端能力的整合。这就是今天要讲的DevOps的软件研发模式。


随着研发模式的变化,各个角色在里面所承担的工作量配比也在发生变化,研发越来越重要。

DevOps的落地经验谈

一、理念与价值先行


强调五点理念:


1、通过持续的服务交付价值链打破孤岛。


2、整合开发和运维的能力,成为一个协作的团队。


3、端到端持续交付流程的变革。


4、对新的应用和服务,加快且缩短实现价值的时间。


5、不影响安全性、兼容性和性能。


二、顶层设计与全局规划


我把DevOps整个体系分成了六个维度加一个文化。六个维度包含了组织、过程架构、工具和基础设施以及度量。


组织:首先必须打破组织之间的隔阂,其次DevOps组织要面向产品而非项目的协作文化。


过程:轻量级流程和自动化工具的完美结合,确保企业的高度敏捷性;自动化为先,而后再流程。


架构:架构又分成应用架构、基础架构和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基础架构这两点是比较明确的。应用架构讲的是微服务架构,基础架构是讲标准化基础设施。


工具:把质量成本和效率这几者维度同时兼顾,具备可落地化。


基础设施:虚拟化到容器化的平台。


度量:度量体系能不断驱动能力优化。


在纵向的维度上,把能力评估分为五个等级,这个五个等级参考CMI。



Quota定义了namespace中能利用的最大资源,而BatchJobController算的值则在中间来回浮动。


三、Start Small,从小做起


基于某个角色和某个场景去进行从小做起。


基于某个系统或者某个功能域来实施导入。


切忌贪大求全。


四、构建IT元数据平台,驱动IT平台间整合


因为要缩小范围,CMDB在下一个版本的名字将改成IT资源管理平台。缩小范围后,只管理基础设施和应用的资源。基础设施的资源属于资产状况。当资产状况管理起来之后,再从应用的视角看到底用了哪些资源,把这两层维度强关联起来,再在应用上层构建应用的各种管理场景。由它来进行进一步驱动CMDB的流转,在应用这个维度上才符合高频的特征。CMDN是IT运营平台的核心元数据。


五、痛苦的事情优先解决


因为运维的角色很多,最终的能力管理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通过角色加场景,最后才能导出应该构建什么样能力管理的平台。运维自动化渗透在每个角色和场景里。作业和调度的能力属于一种底层平台化的能力,这个能力应被上层各个子系统使用。


六、工具也是一种文化


作业管理和调度管理是一种平台级的能力,不需要对它进行场景化的理解,只要认为在自动化的构成要素里面有个原子化的事物,同时要有一个调度引擎去编排这个原子化的事物,有两个要素就够了。基于这两者的能力,面向角色和场景收敛去归类。


工具也是一种文化,通过它,我们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原子工具把我们的能力进行拼装起来,然后在各个场景下使用。


好的经验一定要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去去沉淀,而不是通过文档去沉淀。工具是真正推动变革的有效手段。


七、组织二次元,加群落地力


我认为这里面其实要把它变成一种虚拟组织的形式,所以我把它做了一个改进。把中心的角色去掉了,并用技术化的思维做了一个拆分。但这一块强调技术的能力,要通过持续交付平台团队来构建一个持续持续交付的、端到端的DevOps的平台坚守中心化的原则,和技术、组织架构完全保持一致。不改变现有的组织结构,通过技术的一些手段来加强组织的映射能力。

八、价值拉动,而非事务驱动


经营核心的准则就是以家客户的价值流作为驱动。


在识别整个价值流的时候要看哪些是无效的活动,哪些是不增值的活动,还有哪些是给客户产生价值的活动。


九、平台+插件=服务能力产品化,和组织一致


产品一定要有一个平台化的思维。这个平台化思维有个边界的,不能跨越这个边界。同时要去适配各个公司的现状,怎样把公司现有的一些能力插件化进来。


从DevOps的角度来说,一定是交付流水线的平台,IT端到端的调度。整个插件的适配层是插件的协议标准,把开发者、测试者和运维的能力,全通过插件放到交互流水线里。这里很多插件的标准可以认为是作业平台和调度平台的能力。


十、自动化别人,先自动化自己


一定要先自动化自己的能力再去自动化别人,千万不能越界。自动化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一个逐步覆盖更多角色的过程,还是一个环境逐步覆盖的过程。


十一、持续交付是DevOps落地的最佳实践


持续交付是DevOps的最佳工程实践,以部署流水线为基础,以快速交付为目标。



十二、IT运营管理驱动Ops能力建设


应用上线之后运营过程该怎么去覆盖合并,我把它分成几个阶段,人工运维、平台化运维、孵化运营和智能化运营。


运维也分为运营阶段的划分、目标的划分、覆盖的场景是什么、达成的收益是什么、需要的资源有哪些。



十三、构建面向应用的最强管理驱动力


应用在今天是变得越来越重要,云的形态底层把能力服务化,那么应用怎样去抽象成三个维度,一是资源的维度,二是动作的维度,三是状态。


应用的运行一定依托于资源。应用的变更等于资源的变更。应用的状态等于资源的状态。


最终对应用的整个状态的评价和衡量就是对于资源的评价与衡量。状态里面分成智能监控、数据分析。监控面向问题,数据分析面向整个的服务、数据可视化。


十三、构建面向应用的最强管理驱动力


应用在今天是变得越来越重要,云的形态底层把能力服务化,那么应用怎样去抽象成三个维度,一是资源的维度,二是动作的维度,三是状态。


十四、构建指标,驱动DevOps落地


1.变更时长


2.服务恢复时长


3.发布频率


4.变更失败率


合理的指标驱动构建的是不同的组织,高性能的组织、中等效能组织和低效能的组织。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创:王津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关于DevOps术语表--已收录202条
下一篇:如何把portal页面录入的信息写入数据库
mikea

写了 314 篇文章,拥有财富 1665,被 3 人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Powered by ITIL  © 2001-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