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S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等级详细解读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等级的详细解读,旨在为IT运维服务组织提供标准化、可信赖的服务管理指导。文档详细介绍了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的四个等级(基本级、拓展级、协同改进级、量化提升级),以及每个等级的要求、关键指标和实施效果描述,帮助组织评估和提升自身的运维服务能力.
成熟度等级与运行维护标准的关系- 基本级:依据《运维通用要求》建立管理体系,要求管理体系真实存在,文档和记录基本符合通用要求的立意,主要关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实施.- 拓展级:管理体系与通用要求逐条对标,各种流程规范和记录文档完整,要求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状况相匹配,具有良好合理性和适用性.- 协同改进级:运维能力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人员、服务台、工具、备件、技术、流程等)相互关联和协同,共同支撑企业的运维业务,要求管理体系与企业的业务发展相协调.- 量化提升级:基于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量化和精确的运维能力管理,运维能力管理体系具有持续优化的特征,要求管理体系与组织业务现状和发展目标相互融合,并提出适用于企业的创新管理方法.
成熟度等级要求及关键指标- 人员管理:从基本级的建立岗位任职体系、人员培训及绩效考核制度,到拓展级的人员管理完整性、计划性和前瞻性,再到协同改进级的量化、精细化人员管理体制,以及量化提升级的人员管理体制量化分析和持续优化.- 资源管理:从基本级的具备基本资源体系,到拓展级的资源管理过程规范性和信息准确性,再到协同改进级的资源使用情况量化分析和持续优化,以及量化提升级的资源对业务的完整覆盖和支撑作用.- 技术管理:从基本级的具备技术研发基本条件,到拓展级的技术研发规划完整性和落实情况,再到协同改进级的技术应用对业务拓展的价值,以及量化提升级的技术研发与商业目标协调一致性和技术创新能力.- 过程管理:从基本级的建立文档化的服务目录、SLA及服务报告,到拓展级的流程制度完整性和规范性,再到协同改进级的流程量化指标和统计分析制度,以及量化提升级的流程改进量化指标体系和过程再造.
成熟度等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各等级在管理体系、人员管理、资源管理、技术管理和过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实施效果有所不同,体现了从基础建立到逐步完善、从单一管理到综合协同、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步提升过程.- 联系:各等级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后一等级是在前一等级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每个等级的实现都为下一等级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共同构成了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的完整体系.
实施效果描述- 基本级:管理层对实施运维服务能力管理具有基本意识,初步建立了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个人技术水平对运维服务能力的提升发挥关键作用,基本建成框架性的运维服务管理过程,并得到实施.- 拓展级:结合运维服务业务的发展,策划和实施运维服务能力管理,初步实现运维服务的产品化,依据标准建立了完整的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单个业务单元或运维服务团队的综合能力决定了整体运维服务能力.- 协同改进级:运维业务的发展由运维交付、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等部门协同推进,实现运维服务产品标准化,具备运维服务集成能力,建立了完善的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在运维服务设计、研发和交付方面具备考核服务能力指标体系和方法.- 量化提升级:管理层对实施运维服务能力管理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实现有效的管控,并能合理有效使用各种指标数据进行决策,运维服务能力管理体系能够基于量化指标进行优化提升,建立覆盖全面的运维服务管理过程改进量化指标体系,并能根据量化数据进行过程再造,实现改进与变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