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黑 发表于 2011-7-20 16:53:00

“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与探讨9

三、项目总监的基本素质
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定,项目总监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是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具有监理项目主要专业的高级职称; 知识面宽,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好;善于协调,能带领监理人员协同工作。具体地讲,项目总监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工作能力、协调能力。
①专业素质:项目总监必须具有较高的学历,坚实的、丰富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足够的法律和经济知识。现代建设工程规模巨大;多功能兼备;涉及的领域较多;应用科技门类广泛;人员分工协作复杂;特别是经济、科技和计算机、通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项目管理的明显趋势;如果没有精深广博的现代科技理论知识、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作基础,项目总监是很难胜任其工作岗位的。这就要求项目总监应当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②身体素质:项目总监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为了对工程项目实施控制,项目总监必须到施工现场,现场条件艰苦,项目总监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否则难以胜任总监的任务。
③道德素质:项目总监要有高尚的执业道德,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
④工作能力:项目总监应该掌握高超的领导艺术,能组织好建设项目的监理机构,能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监理任务打下基础。⑤协调能力:项目总监要能做好参与工程建设项目各方的组织协调,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善于通过别人的工作把事情做好,实现质量、造价、工期三目标的协调统一。
四、项目总监的培养
我国从1988年开始推行建设监理制度以来,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建立了注册建设监理工程师考试制度,培养了一批监理工程师,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监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协调能力,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能胜任项目总监的就屈指可数了。因此,为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培养项目总监,逐步完善项目总监培养机制。
①高校培养机制。项目管理理论在我国已经日趋成熟,但是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高校设立项目管理学科点,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在硕士、博士阶段设有项目管理研究方向,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很不相适应的。随着现代项目管理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作为培养工程师摇篮的高等院校应该设立项目管理学科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从而为项目总监的选拔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培养项目总监的有效途径。总监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教授、介绍经验、研讨等形式实现,它需要长时间的、定期的开展有关管理、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讲座,组织观摩,考察参观等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为项目总监的选拔提供可靠的保证。③重点培养。从注册成为监理工程师开始,管理部门应对其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其业绩进行跟踪管理。对素质较好的监理人员进行重点考察,通过多种方式考核其综合能力,对确实具备一定条件的选为总监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参考文献:
1,徐伟 李建伟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
2,詹炳根 工程建设监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何万钟 浅谈项目总监的定位、基本职责与培训教育问题. 建设监理. 2000(2):58—59
4,陈澄波 浅谈总监理工程师培养 .建设监理. 2000(5):49—50
5,丁淮生 关于培养总监理工程师的思考 . 建设监理. 2000(1):48
6,刘刚生 做好总监工作应该抓住的几个重点. 建设监理. 2000(5):19—21
项目管理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管理是无边界的大概念,任何事物都需要管理。管理是使事物的发展从混乱、无序走向有序、有效发展的唯一方法。管理与人类发展并存,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管理也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分散孤立的思想和方法,走向综合统一的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也正在经历着这样一条发展的道路。
一、项目管理专业化发展是现代项目管理发展的三大特点之一
  尽管人类的项目实践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将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分析研究,其历史并不长。从世界第一个专业性国际组织IPMA 1965年成立至今不过30多年的时间。经过这30多年的努力,目前国际专业人士对项目管理重要性及基本概念已有了初步共识。分析当前国际项目管理的发展,有三个特点即:全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发展和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的发展即为三大特点之一。
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因为竞争的需要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促使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国际间的项目合作日益增多、国际化的专业活动日益频繁、项目管理专业信息的国际共享等等。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既为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项目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由于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活动都可以按项目来运作,因此当代的项目管理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以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规模而出现,这种行业领域及项目类型的多样性,导致了各种各样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从而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发展
  项目管理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项目管理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竞相发展、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及研究咨询机构的出现等等。应该说这些专业化的探索与发展,也正是项目管理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项目管理学科在双向探索中发展
  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学术界与各有关专业人士对项目管理的研究基本上在两个方向努力。一方面是各领域的专家们在探讨本学科在项目管理中有无用武之地,如何将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方法应用于项目管理。例如:计算机、控制论、模糊数学等等。另一方面则是各行各业的专家们在探讨如何把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到本行业中去。如建筑业、农怠⒕?鹿ひ狄约敖?改旰羯?芨叩腎T行业等等(见图一)。
  这种双向探索尽管均出自于外界的需求,但却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管理自身的发展。使得项目管理也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学科化方向发展。项目管理在吸收各学科的有用部分,逐渐形成一些自己独立的内容体系。例如:美国PMI于1986年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国内外大学所建立的学士、硕士、博士学历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等等。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各行业发展的需要,项目管理学科也正在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包括各种方法、工具、标准、法规等等。如1992年我国的GB/T 13400.1~13400.3-92,“网络计划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7年推出的ISO 10006“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导”以及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等等。这种跨行业、跨专业、有理论、有实践的学科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项目管理专业学科—“项目学”的建立和发展。(图二)
三、 关于项目学发展的几个趋势
  关于项目学的体系结构,在“时代的呼唤——论项目学的建立”一文中曾有论述。项目学学科的发展像任何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其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是永无止尽的。
其近期的发展趋势是:
1. 项目学的主体是应用项目学,应用项目学的主体是微观项目管理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背景,都有客观环境的制约。当今时代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对项目的管理也有各种层次,但最基本的是单一项目的管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观项目管理。这种单个项目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胞。它们的数量、类别、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周期长短,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微观项目管理从大的方面说,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各个项目相关单位兴衰、存亡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微观项目管理在国内外项目管理专业领域受到特别重视的原因。
2. 世界各国研究的PMBOK是当前项目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专业人员与组织,纷纷提出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问题,PMBOK之所以受到专业学术领域的如此重视,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跨越了行业的界限。它归纳出的项目管理体系,是各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就像网络计划技术可以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计划管理一样,PMBOK总结归纳出的知识体系,也可以适用于各行各业。
  有了这一知识体系,对提高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体系与专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3. 项目学是知识创新与市场相结合的综合化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人们对劳动价值的衡量与评价也发生了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将知识通过创新劳动,转化为产品,投向市场,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其中极其重要的实现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项目。因此项目学的研究也将在知识、创新和市场的综合发展中而逐步发展成熟。
4. 项目学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综合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项目管理专家们正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所谓项目的“软”问题,诸如项目过程中的思维、行为、情感、适应性、项目管理中的交叉文化问题、项目经理的领导艺术等等。因此有人说,项目管理是将思想转化为现实,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科学和艺术。
  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进入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她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衷心希望国内同行们团结一致,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为促进国内外项目管理的接轨而共同努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与探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