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保证、测试及配置管理面面观
转贴至【摘要】如何才能成为SQA?SQA的具体工作是什么?TESTER的具体工作是什么?SQA与TESTER的区别是什么?配置管理做些什么?SQA的工作与配置管理的工作有什么区别?……常在ITIL培训基地上看到有同行问及此类问题,为了让大家完完整整地了解到底什么是SQA?什么是TESTER?什么是配置管理?以及三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区别?以下将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展开说明。
【关键字】SQA、TESTER、CM
【正文】
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简称SQA),即参照一定的质量标准、目标及各项软件流程、规范来监督,管理公司产品的质量;在许多质量体系还不是很成熟的公司,维护和发展这些质量标准、流程规范等也是由质量保证人员进行。行内有个这样的说法:“软件质量保证并不能够保证软件的质量”,事实也是如此,软件质量的好坏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提高软件的质量作为我们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目标。
在ANSI/IEEE 中提到以下了六个品质要素:
――正确性(correctness):实现的功能达到设计规范,并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可靠性(reliability):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仍能维持其性能水准的程度
――易用性(usability):用户掌握软件操作所要付出的时间及努力程度
――效率(efficiency):软件执行某项功能所需电脑资源(含时间)的有效程度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当环境改变或软件发生错误时,执行修改或恢复所做努力的程度
――可移植性(portability):从一个电脑系统或环境移到另一电脑系统或环境的容易程度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尽早、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但是,好的软件并不是“测”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所以,每一个测试人员都应该清楚这样一点: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出软件中隐含的所有缺陷和问题,正如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CM),简单来讲,配置管理即是对软件工作中间件及工作成果的各种管理。其中包括:配置项、配置库、配置标识、基线(详见下文)。
工作内容及手段
一、软件质量保证
工作内容
建立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实体
制订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坚持各阶段的评审和审计,跟踪其结果,并作合适处理
监控软件产品的质量
采集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数据
度量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手段
“请介绍几种有效的质量保证工具?……”,ITIL培训基地中经常有朋友这么问。我想,他可能是把质量保证手段统称为工具了,在我看来,称作“手段”可能更贴切一点。
下面就来介绍一种有效的质量保证手段——同行评审(Peer Review),以此可以提前发现许多软件各阶段隐含的问题。比如:
在需求阶段的评审:发现需求是否已被很好的定义,其中是否存在技术上的风险等;
在设计阶段的评审:检查架构、数据库等设计的是否合理;
在编码阶段的评审:检查Source code,发现代码中不符合编码规范部分;
在测试阶段的评审:检查测试计划安排的是否合理,测试用例设计的覆盖率等;
在验收阶段的评审:检查项目文档是否都已存在于配置管理库中;总结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作记录,存入公司的资源库等。
Peer Review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
做评审计划;
人员不要太多,保证会议的效率;
经常性地举行;
尽量提前点时间将会议上要审核的资料发送给参加会议的人,并请参会人员对发现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做出标识,以提高会上的效率;
千万注意不要将评审会议变成聊天或过分争论会议;
评审团队最好是由经过同行评审培训,并有产品经验的相关人员组成;
对评审人员提出的问题,在会后,应该由文档作者修改,并最终通过评审团队成员的一致确认。
常见误解
误解一:认为发布出去的软件发现了问题,就是QA和TESTER的责任;还是那句话,“软件质量保证”并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
误解二:QA就是公司的文档管理员,常有QA称自己是“打杂工”。实际上,成为一名出色的QA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作年限、工作经验、工作成果等都是对其衡量的标准;
误解三:QA的工作有TESTER兼职进行即可。这是目前多数软件公司采取的措施。个人认为,最好将二者分开,TESTER的工作也是有质量可言,同样需要QA进行监督、检查,而QA的直接上司即公司的高层领导;
二、软件测试
工作内容
编写测试计划
编写测试用例
对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文档进行测试,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等
测试执行
测试结果总结、分析
测试数据的度量(更高要求)
以上工作基本上涵盖了测试的所有工作,在分工比较明细的公司,通常由不同人员来进行,如:
测试设计员:制定和维护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评估测试,生成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员:执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设计员:设计测试需要的驱动程序和稳定桩;
编码员:编写测试驱动成员和稳定桩;执行单元测试
手段
手工测试
目前多数测试人员都采取的一种测试工具,虽存在一定的弊端,但也绝对不可以省略。
自动化测试工具
想了解并学习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同仁不妨去
[看看,里面有介绍自动化工具的专栏,很不错的。]
看看,里面有介绍自动化工具的专栏,很不错的。
BUG管理工具
通常叫BMS(BUG MANAGEMENT SYSTEM)。如果公司不愿意投入成本购买大公司的BUG管理工具,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发一个,便宜又好用,并且一劳永逸!
三、软件配置管理
术语解释:
配置项: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都叫做配置项。
配置库:所有配置项的集合
配置标识:为了方便管理,而对各配置项作的标识
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就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直接进入变更阶段。通常将交付给用户的基线称为一个“Release”,为内部开发用的基线则称为一个“Build”。
工作内容
创建配置库,并至少创建配置库的所有一级目录
为每个项目组成员分配权限
根据配置管理计划中的基线计划维护基线,“冻结”配置项,控制变更
定期清楚配置库里的“垃圾”文件(“垃圾”文件即在项目中产生,但最终不用存档的一些文档)
配置状态发布
定期备份配置库
手段
常用配置管理工具如下:VSS、CVS、CLEARCASE等,具体内容我已在ITIL培训基地中发布过,大家可去查看。
SQA与TESTER的区别
通过上面各自含义及工作内容的描述,我想SQA与TESTER的区别应该比较清晰了吧,现在总结为以下两点:
SQA重点是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控制;
TESTER重点是对软件开发的成果进行检查、控制。
SQA与CM的区别
SQA重在监督项目的进度,督促项目按开发流程及规范进行,控制并记录好各项变更,并通知配置管理员对配置项做好相应的变更;同时SQA还可以作为SEPG(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的成员之一,参与公司的软件过程改进工作。
配置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资料得到清晰、有效地管理,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如:代码丢失或恶意修改等。同时,有效地配置管理工作,还可作为公司建立复用资源库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立复用资源库对公司来讲势在必行,频繁的人员流动是再充分不过的理由。
【小结】
本篇文章可能更适合于新人阅读,希望能有所帮助;对于描述不当的地方,还请谅解。
软件质量保证、测试和配置管理都刚被各软件公司重视起来,但它们的春天还未真正到来,否则就不会经常听到同行们的牢骚和抱怨。不管怎么说,既然你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一定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要等着别人去教你怎么做,或直接从别人那里取来就用,而应该尽量自己创造。当前大部分软件公司在这些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及资料还不是很成熟,这些对新人来讲不能不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坚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转贴至
【摘要】如何才能成为SQA?SQA的具体工作是什么?TESTER的具体工作是什么?SQA与TESTER的区别是什么?配置管理做些什么?SQA的工作与配置管理的工作有什么区别?……常在ITIL培训基地上看到有同行问及此类问题,为了让大家完完整整地了解到底什么是SQA?什么是TESTER?什么是配置管理?以及三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区别?以下将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展开说明。
【关键字】SQA、TESTER、CM
【正文】
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简称SQA),即参照一定的质量标准、目标及各项软件流程、规范来监督,管理公司产品的质量;在许多质量体系还不是很成熟的公司,维护和发展这些质量标准、流程规范等也是由质量保证人员进行。行内有个这样的说法:“软件质量保证并不能够保证软件的质量”,事实也是如此,软件质量的好坏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提高软件的质量作为我们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目标。
在ANSI/IEEE 中提到以下了六个品质要素:
――正确性(correctness):实现的功能达到设计规范,并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可靠性(reliability):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仍能维持其性能水准的程度
――易用性(usability):用户掌握软件操作所要付出的时间及努力程度
――效率(efficiency):软件执行某项功能所需电脑资源(含时间)的有效程度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当环境改变或软件发生错误时,执行修改或恢复所做努力的程度
――可移植性(portability):从一个电脑系统或环境移到另一电脑系统或环境的容易程度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尽早、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但是,好的软件并不是“测”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所以,每一个测试人员都应该清楚这样一点: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出软件中隐含的所有缺陷和问题,正如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CM),简单来讲,配置管理即是对软件工作中间件及工作成果的各种管理。其中包括:配置项、配置库、配置标识、基线(详见下文)。
工作内容及手段
一、软件质量保证
工作内容
建立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实体
制订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坚持各阶段的评审和审计,跟踪其结果,并作合适处理
监控软件产品的质量
采集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数据
度量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手段
“请介绍几种有效的质量保证工具?……”,ITIL培训基地中经常有朋友这么问。我想,他可能是把质量保证手段统称为工具了,在我看来,称作“手段”可能更贴切一点。
下面就来介绍一种有效的质量保证手段——同行评审(Peer Review),以此可以提前发现许多软件各阶段隐含的问题。比如:
在需求阶段的评审:发现需求是否已被很好的定义,其中是否存在技术上的风险等;
在设计阶段的评审:检查架构、数据库等设计的是否合理;
在编码阶段的评审:检查Source code,发现代码中不符合编码规范部分;
在测试阶段的评审:检查测试计划安排的是否合理,测试用例设计的覆盖率等;
在验收阶段的评审:检查项目文档是否都已存在于配置管理库中;总结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作记录,存入公司的资源库等。
Peer Review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
做评审计划;
人员不要太多,保证会议的效率;
经常性地举行;
尽量提前点时间将会议上要审核的资料发送给参加会议的人,并请参会人员对发现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做出标识,以提高会上的效率;
千万注意不要将评审会议变成聊天或过分争论会议;
评审团队最好是由经过同行评审培训,并有产品经验的相关人员组成;
对评审人员提出的问题,在会后,应该由文档作者修改,并最终通过评审团队成员的一致确认。
常见误解
误解一:认为发布出去的软件发现了问题,就是QA和TESTER的责任;还是那句话,“软件质量保证”并不能保证软件的质量;
误解二:QA就是公司的文档管理员,常有QA称自己是“打杂工”。实际上,成为一名出色的QA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作年限、工作经验、工作成果等都是对其衡量的标准;
误解三:QA的工作有TESTER兼职进行即可。这是目前多数软件公司采取的措施。个人认为,最好将二者分开,TESTER的工作也是有质量可言,同样需要QA进行监督、检查,而QA的直接上司即公司的高层领导;
二、软件测试
工作内容
编写测试计划
编写测试用例
对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文档进行测试,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等
测试执行
测试结果总结、分析
测试数据的度量(更高要求)
以上工作基本上涵盖了测试的所有工作,在分工比较明细的公司,通常由不同人员来进行,如:
测试设计员:制定和维护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评估测试,生成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员:执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设计员:设计测试需要的驱动程序和稳定桩;
编码员:编写测试驱动成员和稳定桩;执行单元测试
手段
手工测试
目前多数测试人员都采取的一种测试工具,虽存在一定的弊端,但也绝对不可以省略。
自动化测试工具
想了解并学习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同仁不妨去
[看看,里面有介绍自动化工具的专栏,很不错的。]
看看,里面有介绍自动化工具的专栏,很不错的。
BUG管理工具
通常叫BMS(BUG MANAGEMENT SYSTEM)。如果公司不愿意投入成本购买大公司的BUG管理工具,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发一个,便宜又好用,并且一劳永逸!
三、软件配置管理
术语解释:
配置项: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都叫做配置项。
配置库:所有配置项的集合
配置标识:为了方便管理,而对各配置项作的标识
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就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直接进入变更阶段。通常将交付给用户的基线称为一个“Release”,为内部开发用的基线则称为一个“Build”。
工作内容
创建配置库,并至少创建配置库的所有一级目录
为每个项目组成员分配权限
根据配置管理计划中的基线计划维护基线,“冻结”配置项,控制变更
定期清楚配置库里的“垃圾”文件(“垃圾”文件即在项目中产生,但最终不用存档的一些文档)
配置状态发布
定期备份配置库
手段
常用配置管理工具如下:VSS、CVS、CLEARCASE等,具体内容我已在ITIL培训基地中发布过,大家可去查看。
SQA与TESTER的区别
通过上面各自含义及工作内容的描述,我想SQA与TESTER的区别应该比较清晰了吧,现在总结为以下两点:
SQA重点是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控制;
TESTER重点是对软件开发的成果进行检查、控制。
SQA与CM的区别
SQA重在监督项目的进度,督促项目按开发流程及规范进行,控制并记录好各项变更,并通知配置管理员对配置项做好相应的变更;同时SQA还可以作为SEPG(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的成员之一,参与公司的软件过程改进工作。
配置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资料得到清晰、有效地管理,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如:代码丢失或恶意修改等。同时,有效地配置管理工作,还可作为公司建立复用资源库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立复用资源库对公司来讲势在必行,频繁的人员流动是再充分不过的理由。
【小结】
本篇文章可能更适合于新人阅读,希望能有所帮助;对于描述不当的地方,还请谅解。
软件质量保证、测试和配置管理都刚被各软件公司重视起来,但它们的春天还未真正到来,否则就不会经常听到同行们的牢骚和抱怨。不管怎么说,既然你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一定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要等着别人去教你怎么做,或直接从别人那里取来就用,而应该尽量自己创造。当前大部分软件公司在这些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及资料还不是很成熟,这些对新人来讲不能不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坚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