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进步 发表于 2011-7-17 20:38:00

[参考文档] 重塑惠普实验室--商务周刊对话惠普中国研究院(上)


重塑惠普实验室--商务周刊对话惠普中国研究院(上)

hplabs

新近出版的2009年7月号的《商务周刊》刊登了对惠普中国研究院的专题报道,文章中介绍了一系列惠普实验室的变革与成长。以下专访内容转自《商务周刊》7月刊,与各位共享。
现在,在三大业务集团,惠普已经上演了无可争议的逆转故事,但对于赫德,业界依然有人质疑其提出愿景的能力。要知道,他的前途在这方面可是个奇才。
只有闻名遐迩的惠普中央研究院——HP Labs能平复众议。制定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为惠普的业务发展提供全新的市场机会,是惠普实验室的本职,该实验室曾经支持惠普从仪器仪表行业的老大变身为喷墨打印与激光打印的霸主,又跃迁至全球最大的PC供应商。说到宏大的科技愿景的源头,只能始自这里。
事实上,赫德在全公司上下进行的成本和效率优化以及向服务的转型,一直没有触及到惠普实验室这座“最后的城堡”,直到2008年3月,惠普宣布重整自己的中央研究院。
这不是慈善活动
2007年8月,惠普实验室新主管Prith Banerjee上任,Banerjee是一名工程学教授和两家芯片设计公司的创始人,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刘伟博士称他“既有学术背景,又很了解公司运作”。
Banerjee考察了惠普实验室之后发现,惠普实验室拖沓而各自为政的作风,使其更像是一所大学实验室而不是企业的研发中心。在这里,研究人员极少受到正式的项目进程监督,许多项目拖沓多年后以无结果告终。他直言不讳的指出,惠普实验室过于依赖其600名科学家个人之间的关系去确定项目金额和推进项目。而且,实验室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存在问题。
“我们不是在这里进行慈善活动,” 班纳吉发出了变革宣言,“而是要为公司挑选市场前景不少于10亿美元的大项目。”
这句话让一些老惠普人想起了著名的前惠普实验室主管乔伊.伯恩鲍姆(Joel Birnbaum),他也曾说过,“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获得诺贝尔或图灵奖,让自己的研发成果进入市场并为公司赢利,这才是对我们最高的奖赏。”
惠普实验室肩负的使命是什么?虽然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提问,但却必须有清醒的领军人物来将之不断注入惠普实验室,以及其中研究员、科学家们天马行空的智慧大脑。
成立43年间,惠普实验室在自己的使命问题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Palo Alto(惠普总部所在地)的HP Labs第一任负责人是Barney Oliver,他主持惠普实验室的15年间,使惠普实验室成为全球一流的应用性企业研究实验室之一。Oliver 1981年退休,此后惠普实验室更多的关注公司现有业务的发展问题。直到Joel Birnbaum于1991年接掌惠普实验室,他发现实验室的积习已经危及到惠普的利益,研究人员太专注于公司的现有业务领域了,以至于错失了许多开拓全新业务领域的机会。
曾经在IBM工作过的伯恩鲍姆曾亲眼目睹研究院的研究主题是如何与公司的业务差之千里的,他重新将惠普实验室的研发领域矫正到以应用性研究领域为主,要求实验室成员必须是“怀有远大理想的一群务实之士”。伯恩鲍姆结合惠普在测量(M)、计算(C)与通信(C)方面的优势,推出MC2战略,并致力于使自己领导的研究机构成为“全球最好的企业研究实验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其他科技公司的实验室都在经历动荡之际,惠普实验室不但安然无恙,而且扩大了规模,研究预算提高了3倍,并涉猎了量子物理学等基础研究。
如今惠普实验室有近600多名研究人员分散在7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23个实验室中,每个实验室有20—30个研究员。过去5年间它每年的研发支出基本上是36亿美元,约为收入的4%,这一比例高于戴尔的1%,低于IBM的7%—8%。
(未完待续)



点击查看原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考文档] 重塑惠普实验室--商务周刊对话惠普中国研究院(上)